你有沒有發現,現在的孩子們越來越愛喝汽水、手搖、吃零食?當你回想起自己小時候,或許也曾忍不住對某些甜食或油炸物手癢。不過,這些看似無害的「小確幸」,其實暗藏了不小的健康風險。讓船井營養師告訴你,空熱量飲食的危害、以及如何避免兒童提早成為肥胖族。
什麼是空熱量?
空熱量,並不是無熱量,而是指空有熱量,卻沒有營養價值(也就是垃圾食物)。空熱量食物主要由由糖和油脂組成,例如汽水(一罐約有150卡路里)、手搖飲、餅乾、炸物等,這些空熱量食物只會讓身體獲得熱量,卻沒辦法得到任何人類所需的必需營養素,是屬於「低營養密度」的食物。
常見的空熱量食物有哪些?
那空熱量食物有哪些呢?其實你和孩子應該都不陌生:
- 含糖飲料
- 加工食品
- 白麵包和精製穀物
- 甜點
像是可樂、手搖飲、調味果汁等飲料是孩子最喜愛的空熱量食物,這些飲品往往含有大量添加糖,喝起來開心愉悅,但喝完後除了高熱量,你的孩子什麼營養都沒得到。更不要說是餅乾、糖果等等這些零食,脂肪、糖含量都非常高!
還有最方便的早餐之一「白麵包」經過精緻加工後,纖維、維生素全被刮走,蛋糕、冰淇淋等等甜點也是孩子愛吃的空熱量食物,營養所剩無幾,多吃無益還會增加體重。
空熱量食物讓兒童面臨肥胖風險
許多家長或許認為「小孩嘛,長得胖點才可愛!」或者「還小,長大就瘦了」,但這些觀念可能讓孩子面臨更大的健康風險。根據衛生福利部最近的國民營養調查顯示,7至18歲兒少過重的盛行率約為26至30%。要怎麼檢視自己孩子是否面臨肥胖風險?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(CDC)和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建議,孩童過重的判斷標準不同於成人,通常使用「BMI百分位數法」來根據年齡和性別的變化計算:
正常 | BMI <該年齡別中位數的85百分位 |
超重 | BMI >該年齡別中位數的85~94百分位 |
肥胖 | BMI >該年齡別中位數的95百分位 |
從上述表格數據中,能更精確地反映孩子的成長情況,而不是一昧地肉眼觀察,讓家長更了解孩子的健康狀況並及早做出調整。
「小時候胖不是胖」?其實大錯特錯!
孩子的肥胖並不僅僅是因為吃得多或運動少,很多時候與飲食中攝取過多的空熱量食物(如糖分過高的甜食和飲料)有關。根據美國心臟協會(AHA)和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建議,2至18歲兒童每日添加糖攝取應控制在總卡路里10%以下,理想上少於25克(約6茶匙),以避免過多糖分攝取而導致肥胖及糖尿病、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風險。兒童也會膽固醇過高
許多作為孩子早餐或點心的麵包、烘焙蛋糕、餅乾等空熱量食物,常添加奶油或豬油等「隱藏性油脂」,其中飽和脂肪含量也高。根據研究,飽和脂肪攝取應少於每日總卡路里的10%,以降低高膽固醇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缺乏均衡飲食且過多飽和脂肪攝取,讓兒童的膽固醇指數上升,影響身體的健康發展。高油糖的「雙重打擊」
空熱量食物多含高糖分和高油脂,攝取過多會增加體內脂肪含量,使血流至大腦的速度減慢,導致供應腦部的氧氣和營養不足,讓孩子容易感到疲憊、注意力不集中,進而影響學習能力及課業表現。此外,糖類攝取過多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,影響孩童的身高和肌肉發育。孩童每日脂肪攝取應控制在總卡路里的25%至35%之間,並以不飽和脂肪(如魚、堅果、植物油)為主,才能避免這種高油糖的「雙重打擊」。破壞腸道菌叢平衡
現代研究發現,過量攝取空熱量食物還會影響腸道菌叢的平衡,導致消化不良、食慾下降、營養吸收差、免疫力降低以及便秘等問題。腸道菌叢的失衡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免疫系統,讓他們更容易生病,降低生活品質和學習表現。7大方法減少空熱量食物負擔,預防兒童肥胖
如果可以搭配以下方法,更可以減少空熱量食物對孩子造成的負擔,提升健康力。一、適量補充膳食纖維
膳食纖維除了能增加飽足感,還能幫助調節血糖、血脂,降低膽固醇。能根據年齡不同,兒童每日所需的膳食纖維量也不同:男孩 | 女孩 | |
1-3歲 | 19克 | 19克 |
4-6歲 | 25克 | 23克 |
7-9歲 | 29克 | 27克 |
10-12歲 | 33克 | 32克 |
13-15歲 | 39克 | 33克 |
16-18歲 | 41克 | 32克 |
膳食纖維食物包含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、堅果、根莖類等,還能增加腸內益生菌數量,平衡腸道菌叢。
二、飲食中加入全穀類、豆類和堅果
全穀類食品如燕麥片、全麥饅頭、全麥麵包、糙米、胚芽米、玉米、蕎麥等,膳食纖維豐富,不僅健康,還能提供持久的能量,有助於促進消化系統的健康。豆類(如豆漿、豆腐)和堅果(如杏仁果、胡桃)也富含膳食纖維及植物性蛋白質,是優質的低膽固醇蛋白來源,對於控制體重非常有效。
三、以健康零食取代空熱量食物
在家中避免囤積汽水和高糖零食,提供堅果、水果或低脂優格等健康選擇,讓孩子餓了能快速拿到有益健康的零食,進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。研究顯示,2至18歲的兒童每日糖分應低於25克(約6茶匙),避免過量糖分帶來的健康風險。
四、充足的睡眠
台灣兒童的睡眠時間普遍不足,導致食慾調節失衡、疲勞感增加,從而降低活動量。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 (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,,簡稱AASM) 的建議,兒童及青少年在不同年齡階段時的「每日睡眠時數」建議為:
年齡 | 睡眠時數 |
4-12個月 | 12-16小時 |
1-2歲 | 11-14小時 |
3-5歲 | 10-13小時 |
6-12歲 | 9-12小時 |
13-18歲 | 8-10小時 |
※延伸閱讀:兒童睡眠時間表看這張!成長期孩子的睡眠品質達標了嗎?
五、遠離坐式生活,養成運動好習慣
鼓勵孩子進行運動,每天至少1小時的中等強度活動,如跑步、游泳、打球等,可以增加卡路里消耗並促進心肺健康。與孩子一同參加運動,幫助他們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,有助於維持理想體重。
六、行為調整與家庭支持
-
設定合理目標:專家建議,對於過重的孩童應以「維持體重」或「減少體重增加速度」為目標,隨身高增加來改善體重比例。
-
提供情緒支持:家長應避免施加過大壓力,並在過程中給予鼓勵,支持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。
-
減少靜態活動時間:限制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,避免因久坐而影響健康。
七、尋求專業協助
-
營養諮詢:透過營養師設計個人化飲食計劃,幫助孩子均衡營養攝取。
-
定期健康檢查:監控血壓、血糖等指標,以早期發現並預防健康問題。
-
心理輔導:如有情緒問題,可尋求心理諮詢,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。
現代生活節奏快,美食誘惑多,但作為家長,想讓孩子遠離空熱量食物,自己先要以身作則,也別把空熱量食物當作是給孩子的獎勵。
與孩子一起建立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,更能幫助孩子在充滿活力和營養的環境中健康成長!
參考資料:
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 睡眠指南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兒童衛教手冊
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(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, PSQI)
Kovacevic, A., Mavros, Y., Heisz, J. J., & Singh, M. A. F. (2018). The effect of resistance exercise on sleep: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 Sleep medicine reviews, 39, 52-6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