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中的長輩是否走路不太穩?或者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時會感到疼痛呢?隨著年齡增長,骨質疏鬆這個看不見的敵人可能已經悄悄上門。

但!骨質疏鬆症其實並不可怕,初期的治療結合藥物和飲食補充,可以有效減緩骨頭的流失,避免骨折發生,後期減少藥物治療的長期抗戰,重點在於加強飲食補充、規律運動,達到「保骨」讓行動更靈活!

長期抗戰秘訣1:食物補充為骨密度「開源」

補鈣是根本,別忘了維生素D與膠原蛋白是穩住骨本的好幫手!

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的建議,骨質疏鬆的婦女每天鈣質攝取量至少達1200毫克相當於5240c.c.牛奶的含鈣量,這個建議量在日常食物中其實不容易達到,所以很多人會選擇購鈣補充劑,但光只有補鈣可是不夠的喔!維生素D是吸收鈣的關鍵幫手,別忘了每天曬點太陽,或是補充一些維生素D,來提高鈣的吸收率。而鈣在骨骼中就像磚塊,讓「鈣磚塊」緊密結合的水泥就是-膠原蛋白!不僅幫助留住鈣質,還能增加骨骼的柔軟度和彈性,提升骨骼的耐撞度,減少骨折的風險。

長期抗戰秘訣2:規律運動為骨密度「節流」

適度運動能增強骨骼、提升體力、改善睡眠、放鬆心情,開創充滿活力的健康生活!


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刺激骨骼,增加骨骼和肌肉的血液循環,減少骨質流失。對於骨質疏鬆的人來說,不負重的運動是最適合的選擇,比如說游泳、騎自行車、椅子瑜伽、太極拳、外丹功等。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能和身體狀況來選擇適合的運動,並持之以恆地慢慢達到每天30分以上的運動目標,如果不確定家中長輩合適的運動強度,建議找醫師或治療師討論一下。

還要注意的是,戒菸、避免飲酒、減少喝咖啡也是骨密度「節流」的小撇步唷!